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通识教育 > 正文

【育人融合】思辨之旅:探索文明的钥匙——记别都书院“知行”博雅工坊之读本精研第28期

时间:2023-12-19 浏览量: 作者: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11月29日下午4:00,通识教学部朱芸蒙和单旭燕两位老师带领23名同学在别都书院就业指导站开展第28期读本精研活动。本期读本精研活动阅读的经典书籍是美国生物地理学家贾雷德·戴蒙德的著作《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活动伊始,朱芸蒙老师简要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以及意义。以书中新几内亚人耶利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你们白人制造了那么多的货物并把它们运到新几内亚,而我们黑人却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货物”作为引入,与同学们一起跟随戴蒙德教授去寻找这种区域差异背后的真正原因。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书中的内容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在本次活动上进行分享。第一组王琴同学探讨的问题——为什么亚欧大陆率先开始粮食的生产?主要分析了各个大陆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指出由于欧亚大陆的主轴线走向是横向为主,大部分地区都在同一纬度,气温、气候条件比较接近,有易于粮食的生产和传播;而美洲大陆和非洲的主轴线走向则是以纵向为主,气温、气候条件相差比较大,粮食的生产和传播相对比较缓慢。

第二组田雨轩同学分享的主题:“为什么欧亚大陆的文明比其他大陆更为先进?”,从地理位置、农业与畜牧业的发展、枪炮等武器工具的出现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最终得出结论: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而农业与畜牧业的发展又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创造了人口优势从而建立并将文字延续至今。

第三组童琛岚同学分享的主题是“宗教是如何随着日益复杂的社会而不断演化的?”,通过分析得出由于不同群体的诉求与利益冲突,宗教的内涵变得更加多样化、组织化、层级化,以更好地满足信徒的需求。同时同学针对宗教也提出作为大学生要树立科学信仰的态度,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客观正确对待宗教,摒奔陋俗。

第四组贺桂同学分享的主题为牲畜、作物与病菌的关系。牲畜在农业中既是劳动工具,又可以提供粪便等肥料用于提高作物的产量。但同时牲畜身上所带有的病原体、居住环境中病菌在生产活动中逐渐产生传染病影响整个人类社会,因此他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第五组江洪洁,张瑞琦,吴佳豪三位同学从人类社会的生产方面进行探索,分别提出三个问题:“生产在土地贫瘠的条件下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论什么因素使得竞争优势从狩猎采集转为粮食生产?问题在苹果还是印第安人?”。并从气候、早期物种、技术的发展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每组分享结束后,朱芸蒙与单旭燕两位老师会结合同学们的讲解进行补充,并与其他同学通过互动的方式将书本中的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同学们的视角从书本转移到当今的社会现状,引导同学们思考。

最后,单旭燕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人类社会发展是有多种原因构成的,而这些不仅仅只存在于“过去”。当今世界面临全球变暖、粮食减产、人口增多等多种问题,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温带地区开始变暖,这使那些感染或携带致病病原体的昆虫和啮齿类动物的分布区域得以扩大。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与病毒的抗争从未间断过。因此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面对的挑战会更加的残酷,因此同学们需要从自己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创造良好的环境。




撰稿:朱芸蒙

摄图:朱芸蒙、杨晶童

(通识教学部供稿)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