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通识教育 > 正文

【大师课堂】通识大师课系列讲座第二讲——《罪与罚》小镇青年迷途

时间:2024-03-10 浏览量: 作者:

3月6日下午四点整,中国新商科大学集团科幻顾问张凡老师莅临合川校区,于五教5201为百余名师生激情开讲,本讲主题为:《罪与罚》——小镇青年迷途。这是我校大师课讲座系列第二讲,张凡老师以俄罗斯文学巨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经典为题,为我校同学带来一场引人入胜的文学盛宴。

张凡老师首先从伍迪·艾伦的电影《赛末点》与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中提到的一种典型的人物形象谈起,一位出身平凡的青年为了实现远大抱负,不惜使用一切手段。尤其在《红与黑》中,主人公于连梦想成为拿破仑一般的人物,出身低微却做了“世界的主人”。接着张凡老师引入本讲主题: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小说主人公罗季昂·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一名从外省到圣彼得堡求学的法学生,生活捉襟见肘,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为了摆脱贫困,他决定用斧头砍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并用杀人获得的钱来开启一番新事业,从而造福更多的人。在他看来,用一个无用老太婆的性命换取更多人的幸福,这样的谋杀行为是正义的。张凡老师介绍,小说的主人公甚至发表过一篇《论犯罪》的文章,文中宣称世界上分为两类人,一类是“平凡的人”,一类是“非凡的人”,第一类人必须循规蹈矩,而第二类人有权利犯下任何罪行,打破法律的约束。拉斯柯尔尼科夫将自己看做第二类人:“高贵的罪犯”。在此,张凡老师提到本校通识课《正义论》。

的确,在《正义论》一课中,功利主义就提到:行为的正当性源自最大多数人获得了更大的幸福。按照功利主义的逻辑,拉斯柯尔尼科夫杀死一个人,而让更多人获利的行为就是正当的。更何况,被杀死的老太婆是一个通过放高利贷谋生的人,她本来对社会毫无益处,而现在她的死却帮助了一位拿破仑式的人物成长,甚至即将惠及全世界的人民。于是,通过张凡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形象从文学延伸到哲学,同学们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我校一贯坚持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生培养理念。

而精彩还在继续,张凡老师领着同学们由陀思妥耶夫斯基再进入俄国另一位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世界。二者同为俄国文学黄金时代的代表,但风格全然不同,张凡老师认为托尔斯泰的描写更偏向现实。他以《安娜·卡列尼娜》为例,多次提到安娜在移情别恋之后对丈夫卡列宁的一段极其真实,也因极度真实而震撼人心的描写,也提到《战争与和平》中冬妮娅的结局虽不如人意,但却是真实生活的再现。与托尔斯泰相比,陀思妥耶夫斯基如那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无尽的苦难中咆哮、挣扎……

张凡老师引经据典,用自身经历告诉同学们读伟大经典的必要性。在他看来,网络小说可能带给我们一时的快感,随着阅读量的增长,低层次的套路凸显,我们的感知也逐渐变得麻木,不再能感受到人类情感中最细腻、最深沉的需求,生活变得虚无,现代人越来越多地陷入到无法自拔的痛苦中。原因就在于此。而阅读伟大作品却教我们直面生活本身,唤起人类最高尚的情感。

讲座接近尾声,在场师生却热情不减,纷纷发问。

罗磊老师提到,18、19世纪的很多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着敌视高利贷者的现象,《包法利夫人》、《威尼斯商人》和《罪与罚》都是如此,借贷者把责任归于放贷者。高利贷,为什么成为了这些文学作品的一个线索、一个导火索或者一个出发点?张凡老师先是以各种文化中对于财富分配不均等而导致的仇富现象做出说明,随后提到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的嗜赌和铺张,以及早年借贷的行为。并对同学们解释道:文品和人品可能需要适当作出区分,陀氏的行为并不影响他在文学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

现场同学也提到,为什么《罪与罚》的主角命运和《红与黑》的主角命运不同?对此问题,张凡老师从俄国与法国不同的民族性出发给出答案。在此引用讲座中一段深情的独白:俄罗斯的文学、俄罗斯的音乐、俄罗斯的绘画都像伏尔沙河上的纤夫一样,它永远是沉重的,永远是在负重而行,永远是向着风雪,永远是咆哮着拖着铁链,走过整个西伯利亚的痛苦和荒原。而法国是骑着马的,是玫瑰色的,它是鲜花,虽然它也是一个痛苦的结局,但它会有一个浪漫的结尾。

至此,讲座在张凡老师对文学的深情和同学们不减的热情中结束。





图文:李璐琳

通识教学部供稿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