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綦江本土的饮食文化探究其发展历程及时代背景。2023年10月28日,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彭浩老师,带领巴渝文化工作室《走进綦江》编写项目小组3名成员前往綦江区赶水镇,开展《走进綦江·食在綦江》栏目第一次调研工作。
第一站,是位于赶水政府门口的“赶水蒋家辣子鸡”。技艺传承人蒋世现老先生对调研小队表示了欢迎,并介绍了“蒋家辣子鸡”的创业历程与食客故事。
蒋老先生谈到:“蒋家辣子鸡”从1995年创办至今,初心不改。始终坚持采用农家土鸡,活鸡现杀,炒料、汤煨,一步不马虎。如今在重庆綦江有1家分店,在贵州桐梓、余庆、都匀、瓮安等地有多家加盟店。在去年,“蒋家辣子鸡”被评选为重庆市地理标志性菜品。
短暂的交流后,蒋老先生亲自掌勺,向调研队展示了“蒋家辣子鸡”独特的烹调技艺,热情邀请我们一同品尝。我们也终于得见这传说中的舌尖美味:鸡肉耙糯,鸡血滑嫩,鲜香四溢,麻辣适中。
一家小镇餐馆,却能沉淀28年,走出綦江,甚至走出重庆。除去忘不了的味道,必然还有其他原因。在得知我们想要进一步了解“蒋家辣子鸡”背后的故事后,蒋老先生决定带我们到老店旧址进行参观。
老店建在210国道线路上,背临松坎河,与渝黔铁路隔水对望。初建时,来往云贵川渝的司机师傅们路过这里,无不停下来稍作整顿,鲜香下饭的“蒋家辣子鸡”一下子征服了师傅们的味蕾。师傅们走南闯北,也把“蒋家辣子鸡”的名号带去了全国各地。
结束了“蒋家辣子鸡”的调研工作,我们立刻前往位于赶水镇铁石垭村的“余家老米粉”店。
经传承人谭德维口述,调研队了解到,1981年,余家几姊妹为赚钱生存,在赶水铁石垭创办赶水第一家米粉馆。从碾米到蒸粉,全程纯手工制作的米粉无任何添加剂,老少皆宜。一碗米粉包含肉、菜、汤,完全能够满足广大劳动人民的体力需求。渐渐的,“余家老米粉”声名远扬。如今,余光兰“老太婆”把店铺传给了小女儿谭德维。
调研队针对“余家米粉”店遍布綦江的现象提出疑问。传承人谭德维解释:随着“余家老米粉”名气越来越大,各式各样的“赶水米粉”“余家米粉”“铁石垭米粉”层出不穷,但正宗“余家老米粉”只此一家,绝无分店。各店有各店的口味,但“余家老米粉”坚持自己的原创做法:四十多年来,亲手买食材、熬骨汤、制臊子,实时根据客人反馈调整口味,成就了自己的独特味道。
传承人亲力亲为,把控全程,这是其他米粉店无法复刻的“独门秘方”。全身心的付出,也使得传承人无暇再去开分店。与其开分店砸招牌,不如守住初心,坚持做出赶水人记忆中的老味道。
返程途中,我们对调研过程进行了复盘。彭浩老师强调将宏大的时代背景与小人物的命运相联系的分析方式。对两家店创立的时代背景进行了补充。
赶水镇地处重庆、贵州交界,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临接打通、安稳两矿产工业镇,从三线建设时期开始便作为铁路、公路、水路运输条件齐备的交通枢纽,为新中国与重庆的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赶水作为210国道与渝黔铁路的途中驿站,交通便利,人员流通快。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鼓励个体经营,赶水的交通枢纽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赶水带来了空前的繁荣。
“蒋家辣子鸡”和“余家老米粉”是顺应时代的产物。一个浪潮过去,高速公路取代了210国道,赶水再留不住南来北往的劳动人民。而“蒋家辣子鸡”和“余家老米粉”像是两位时代的老人,一位儿女满天下,一位独自守着乡愁。
撰稿:刘鑫
摄影:彭浩、刘鑫、王艳芳
供稿单位: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 巴渝文化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