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通识教育 > 正文

【大师课堂】通识大师课系列讲座合川校区第三讲——斯蒂芬·金与《四季奇谭》

时间:2024-05-16 浏览量: 作者:

2024年5月15日下午四点,中国新商科大学集团科幻顾问张凡老师莅临合川校区天空书院,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书店带来大师课讲座系列(合川校区)第三讲——斯蒂芬·金与《四季奇谭》。张凡老师从斯蒂芬·金其人与创作、《四季奇谭》与世界影响三个部分向同学们描绘了斯蒂芬·金所构建的幻想世界。

“有听说过《四季奇谭》吗?”张凡老师问到,在座的大多数同学摇摇头。张凡老师进而问:“那《肖申克的救赎》有看过吗?”同学们点头示意。《四季奇谭》和《肖申克的救赎》其实是同一本书,只不过前者是台湾译名,后者则是大陆译名,流传更广。斯蒂芬·金作为美国通俗小说家,身兼编剧、导演、演员数职,是个不折不扣的写作狂人,并且几乎所有作品都被改编。张凡老师鼓励同学们,如果有某种爱好,甚至是不为家人所理解的爱好,也应该像斯蒂芬·金一样将其作为事业的导向。

接着,张凡老师向同学们勾勒了斯蒂芬·金的作品世界。在《拯救肯尼迪》中,斯蒂芬·金设置穿越情节,男主角杰克回到过去拯救肯尼迪总统,却面临两难的选择,救活肯尼迪,杰克的女朋友却会死掉,选择国家大义还是爱情?在《末日逼近》中,病毒外泄,世界一片末日景象,仿佛是两年前新冠疫情的预告。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大团圆式的结局更多的是一种煽情,不是获得真正的自由,这些文艺作品中想让读者看到正向的结局,但现实会如此延续吗?在经典恐怖电影《闪灵》里,大家不断提起两个小女孩的场景,那么恐怖电影有什么意义?张凡老师提到一部分人认为青少年会模仿恐怖电影中的残忍手段,但同样地,人是复杂的动物,情绪需要宣泄、纾解才不会犯罪,而观看恐怖电影则是宣泄的方式。《危情十日》描述了作家与狂热粉丝之间极其扭曲的关系,粉丝逼迫喜爱的作家改写故事,似乎也帮助我们反思当下偶像与粉丝之间的关系。张凡老师提到斯蒂芬·金的作品其实并不恐怖,更多的是对人性的解剖。

张凡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四季奇谭》,第一个故事《春天的希望》即《肖申克的救赎》实际上模仿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银行家杀人被监禁之后用了19年来实施越狱。《夏日沉沦》是一个小男孩诱使曾在纳粹集中营极尽屠杀之事的老军官回忆过去,他们相互斗争、相互引诱,小男孩也表露了早已存在的想要杀人的欲望。人心中的恶暴露无遗,故事的结尾是一片诗意的黄昏,虽然邪恶,但看起来很美。《不再纯真的秋天》则是斯蒂芬·金写的一部纯粹文学作品,讲述少年一同寻找尸体。《呼—吸—呼—吸》是狄更斯式的故事,没有头的孕妇还不忘呼吸。

讲座的最后,张凡老师提到斯蒂芬·金的巨大影响,斯蒂芬·金称得上是美国文学的国宝,反映了美国人的心理、生活状态,堪称是美国人的百科全书;他树立了小说改编的典范;斯蒂芬·金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世界,恐怖、但又惹人爱怜的幻想世界。

讲座在一个一个斯蒂芬·金的故事中结束,同学们将带着新的感悟回到生活,不断地回想起今天下午对人性的追问。




图文:庞文华

通识教学部供稿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1